筆者獲悉,近一個月內,組件價格下降約0.4元/W,二線組件價格在1.6元/W左右。市場評論指出,2023年的組件價格甚至要到1.2-1.3元/W的水平。
根據近日的招標結果,組件價格已經開始下探。2022年11月最低中標價格1.845元/W,為雙面雙玻545Wp及以上組件。2022年12月2元以上的中標價格仍然存在,但為雙面雙玻組件;最低中標價格來自商丘新能光伏科技有限公司光伏組件設備采購,其中單玻單面帶邊框組件中標價1.795元/W,供貨周期不超過20天(從接發(fā)貨通知書起)。
如今,市場已經出現(xiàn)更爆炸性的低價。1月11日中國電建26GW組件集采開標,48家組件企業(yè)參與投標。根據開標結果,P型組件最低綜合報價為1.476元/W,最高報價達到了1.884元/W;N型組件最低報價為1.48元/W,最高報價為2.01元/W,均由二線組件企業(yè)報出。
組件價格是否還有下降空間?SolarWit的分析認為:光伏組件將會在2023年一季度末降至1.35元。
相較于硅料與硅片,組件端的企業(yè)競爭更為激烈,新一代電池技術頻出、巨頭的垂直一體化戰(zhàn)局、新老玩家瘋狂擴產等情況無一不在攪動著組件市場。但另一方面,組件價格的混戰(zhàn)已經開啟了企業(yè)的“大洗牌”。
為何暴跌?
質量保證和供應鏈管理公司Clean Energy Associates(CEA)曾發(fā)布調研結果表示:至2023年,國際市場太陽能組件價格下跌預計將與多晶硅價格下跌同步。
但業(yè)內很多專家在分析降價原因時,通常首先考慮商品價格與供需之間的關系。從部分企業(yè)的反饋來看,當前海外地區(qū)依然保持著較高的裝機需求。如拉美、中東、歐洲等地,組件廠“淡季不淡”,有部分組件廠甚至已經簽訂了2023全年一半產能的訂單量。
國泰君安研報指出,預計全球2023年光伏裝機需求為350GW,若按1.25比例超配及10%行業(yè)庫存測算,對應組件需求為486GW,供過于求現(xiàn)象顯著。
其次,組件降價的另一重因素是前文提到的硅料價格。當前,硅料價格已從2022年高點下跌超40%。據百川盈孚數(shù)據,多晶硅料本周五均價每千克130元,較上周五環(huán)比下降27%。這意味著光伏組件里,硅成本占比將大幅降低,硅片產出將隨著硅料放量大幅度提高。
再次,硅片價格也是組件價格的風向標之一。不久前,隆基與TCL中環(huán)幾乎同時降低硅片價格,這一動作不僅影響了二線廠家的擴產節(jié)奏,也影響到了通威、協(xié)鑫為代表的上游企業(yè)長期以來對硅料價格的把控局面,同時也推動了組件降價。
組件價格直接影響著企業(yè)的庫存情況。從出貨量排名來看,隆基綠能、天合光能、晶科能源、晶澳科技和阿特斯在今年的出貨榜單中占據了前5位置,通威太陽能登榜,一道新能源從第三季度的第十名上升至第九名。在今年產業(yè)鏈過剩價格下跌背景下,組件龍頭將在2023年迎來新的發(fā)展格局。
組件價格變動邏輯
當前,“雙碳”目標的重要性不言而喻,產業(yè)鏈的任何變動都將對目標推進有著舉足輕重的影響。從大局分析首先看政策層面。
如果碳中和是整個行業(yè)的大方向,那么綠電就是方向中的核心。2022年1月18日,國家發(fā)展改革委、國家能源局發(fā)布《關于加快建設全國統(tǒng)一電力市場體系的指導意見》(發(fā)改體改〔2022〕118號)。該意見將“探索開展綠色電力交易”單列于“構建適應新型電力系統(tǒng)的市場機制”項下,指出應引導有需求的用戶直接購買綠色電力,為綠電交易市場賦予了“碳中和”時代的特殊意義。
事實上,組件存在著價格上漲和下跌的雙重因素。
一方面,從長遠趨勢看,組件存在支撐價格上漲的因素。由于光伏屬于間歇式電源,發(fā)電功率不穩(wěn)定,再加上綠電與煤電在消費端別無二致,導致市場對綠電的意愿不高,這也使得光伏備受棄光困擾。如何解決這一困境?答案是四個字:創(chuàng)造市場。
受綠電政策指引的影響,綠電需求提振,這導致光伏電站的收益上升。隨之而來,光伏電站對組件價格上漲的接受度也會提高。
簡單來說,如果項目投資接受組件價格在1.7-1.8元,那么對于更低的價格就可能沒有更大的訴求。
此外,疫情之后,新能源也是拉動經濟增長的主力。分析人士指出,在需求的承托之下,一線組件在一季度不會低于1.6-1.7元/W。
然而,另一方面,在國內,雙碳目標有整體的路線規(guī)劃,每年的集中式電站裝機必須要完成。去年硅料行業(yè)價格暴漲影響了集中式電站裝機,通威曾低價中標引導組件行業(yè)價格下行,但利潤微薄的組件廠家無法跟進。后來恰逢國外需求下降,國內硅料新產能釋放,迎來一輪降價。
硅料產能,同樣也是影響組件價格的重要因素。隨著年內上游硅料產能持續(xù)釋放,光伏整體供應鏈將面臨供應過剩的局面。
SolarWit創(chuàng)始人張治雨表示,預計2023年6月當月有效硅料產出量將突破15萬噸,需要全球每年有810GW的組件需求才能消化如此規(guī)模的硅料產能,2023年下半年,要排隊釋放70萬噸(可滿足315GW組件)硅料產能。這意味著,硅料的現(xiàn)金成本才是組件價格變動的關鍵。
最后將組件的價格變化放到電力市場中來看。電站運營端最大的收益應該來源于電力市場化,但電網消納不足是光伏備受詬病的原因之一,解決此問題的最好方法是配備儲能。此前組件價格居高使這一方案未能實現(xiàn),當組件的價格下降至1.8元/W以下,電站的裝機性將大幅提升。根據業(yè)內的測算:當電站以10%比例配備儲能,大約折算成本為0.2-0.3元/W。當組件價格下降到1.6元時,電站就可以完全消納儲能成本。
與價格牽連的,是產業(yè)鏈間的殘酷競爭。根據國家能源局設立目標,2023年風電光伏新增裝機將達1.6億千瓦,同比增長33%,光伏的生死戰(zhàn)在2023年將全面開始。無論降價后的形勢是否一片大好,在電力市場化全面實現(xiàn)的未來,光伏企業(yè)都要憑真正的實力來應對行情帶來的未知風險。
原標題:組件刮起降價風暴,背后的邏輯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