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在經濟全球化和國際格局快速變化的背景下,中歐經貿合作關系在得到長足發(fā)展的同時,仍然存在分歧。近年來,歐盟對華反傾銷力度不斷加大。去年年底《中國加入世界貿易組織議定書》第15條到期后,歐盟已連續(xù)對中國不銹鋼管件、中厚鋼板等鋼鐵產品采取反傾銷措施,且并未完全承認中國市場經濟地位,而是采用“市場扭曲”的標準,變相延續(xù)了原有做法。
“面對歐盟兇猛的‘雙反’措施,我們應另辟蹊徑。”日前,在一次歐盟貿易法專題研討會上,美國世強律師事務所布魯塞爾分所合伙人Yves Melin表示。
據(jù)了解,一般情況下,歐盟委員會通過委員會條例的形式實施貿易救濟措施,同時,委員會條例的合法性受到歐盟法院的司法審查。“這種司法審查是有限的。法院不會用自己的分析替代歐盟委員會的分析,而僅是審查歐盟委員會的事實分析是否明顯有誤。”Yves Melin說。
據(jù)Yves Melin介紹,中國企業(yè)可通過以下兩種方式,實現(xiàn)司法審查和稅率復審,為應對“雙反”措施增加機會。
一是向歐盟最高法院提出撤銷之訴。由一家出口生產商或者征稅裁決直接涉及的企業(yè)提出起訴,要求認定法令無效。值得注意的是,在歐盟最高法院提起上訴只能針對法律爭議問題,所產生最理想效果也僅能撤銷針對起訴方的征稅裁決。對其他生產商而言,貿易救濟措施仍有效。撤銷之訴一旦被認定成立,將產生反傾銷、反補貼稅被追溯撤銷,或歐盟委員會重新開展調查、重新計算稅率且新稅率溯及過往的結果。
二是針對海關的征稅法令在歐盟成員國法院提起訴訟。應支付或已支付稅款的進口商被要求繳納關稅,在任何時候皆可提起訴訟。訴訟提起后,歐盟成員國法院將暫停案件審理,并把案件中涉及征稅法令的內容提交歐盟最高法院進行裁斷。歐盟最高法院在爭議各方提交書面評論意見并召開庭審后對法令進行裁決。如果勝訴,針對海關的征稅法令將被宣布無效,不再具有任何執(zhí)行力。
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業(yè)內人士表示,歐盟作為重要經濟體和世貿組織的成員,其貿易救濟立法和實踐對國際經濟具有重要影響。中歐在諸多領域有著廣泛的合作前景,雙方應把更多的精力放在合作上。
同時,該人士提醒中國企業(yè),許多歐洲企業(yè)已意識到排斥中國產品的弊端。據(jù)悉,在歐盟委員會舉行的一次“雙反”措施聽證會上,多家歐洲光伏企業(yè)曾“懇求”歐委會盡早“醒悟”,停止對中國光伏產品征收懲罰性關稅。“與歐洲企業(yè)達成利益平衡,尋求他們的幫助,也是應對歐盟‘雙反’措施的方式之一。”
原標題:與歐盟“雙反”博弈需另辟蹊徑 兩種方式可供我國企業(yè)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