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是,2020年的洪水中,多了一些光伏。
洪水浸泡的江西光伏技術領跑者基地(圖片來源:光伏政策)
洪水,對于光伏來說就是猛獸。根據(jù)最新消息,去年剛建成的江西上饒光伏技術領跑者基地,已經(jīng)在鄱陽湖洪水危機中淹沒。
泡了湯的光伏技術,為何是領跑?為何能領跑?今后如何再領跑?
三分之一,上饒驚艷
三年前,國家能源局印發(fā)《關于公布2017年光伏發(fā)電領跑基地名單及落實有關要求的通知》,上饒光伏發(fā)電技術領跑基地在國家確定的三個技術領跑基地中排位第一。
這是能源局實施光伏領跑者計劃以來首次將領跑者示范基地分為光伏技術領跑者和光伏應用領跑者,而所謂的光伏技術領跑者,就是坊間俗稱的“超級領跑者”,也就是被政府和全行業(yè)寄予厚望的領先技術。首批技術領跑者僅上饒、長治、銅川三個基地,將成為全球光伏先進技術的實證場。
根據(jù)陜西招投標平臺公布的招標公告,上饒光伏發(fā)電技術領跑基地規(guī)劃總裝機500MW,余干縣、鄱陽縣各250兆瓦。余干縣境內(nèi)由楓株水庫、前沖湖、沈家湖、撣頭湖四個場址組成,擬裝機容量250MW,占地面積約7176.20畝,采用固定式(漂浮)和帶5°傾角的平單軸跟蹤式兩種方案。中能建以3.72元/W的價格中標該項目。
固定、漂浮、平單軸?
從招標技術要求來看,業(yè)主給出了固定式、漂浮式和平單軸三種選擇。拋開產(chǎn)品技術不談,就漂浮式和平單軸這兩種系統(tǒng)設計來說,一定程度上代表了技術領跑。
漂浮式光伏電站,自從陽光電源建成全球最大的淮南40MW水面電站以來,全球都在關注這一新穎的系統(tǒng)設計,為土地資源貧乏的島國、湖泊流域提供了一種全新的光伏發(fā)電應用場景。
平單軸跟蹤系統(tǒng),在度電成本為王、平價壓力陡增的投資環(huán)境下,平單軸成本的下降和技術的增發(fā)效益,得到了組件廠商、設計院等多放的協(xié)同響應。
而如果單單采用固定式支架,業(yè)主必須從組件技術、并網(wǎng)技術等方面來展示其“領跑”。
如果是固定支架或是漂浮電站,在上饒地區(qū)安裝的組件陣列會有傾角。從上圖被淹的電站來看,組件幾乎成水平狀態(tài),應該是平單軸跟蹤項目。
有媒體報道:“據(jù)知情人爆料,該電站為上饒某領跑者基地的光伏電站, 原計劃做漂浮水面光伏,最終做成了打樁”。
“泡湯”- 洪水猛于野獸
泡湯,對于鄱陽湖地區(qū)來說,那是家常便飯。只是上一次像今年這么大的湯,還是1998年。
從上饒市政府官網(wǎng)查到:余干250MW技術領跑者示范基地位于湖區(qū)水深在0.3-6米。不知道這里提示的0.3-6米是指正常情況下的水位,還是極端季節(jié)的最高水位。
從地理位置看,鄱陽縣和余干縣是上饒市最靠近鄱陽湖的兩個縣。余干縣以低丘和濱湖平原所組成。東南高、西北低,最低海拔處僅13米,湖區(qū)分布在余干西北靠鄱陽湖方向。
從新聞報道來看,每年雨季余干縣抗洪最大的挑戰(zhàn)就是抗洪。2020年的7月,余干縣的抗洪形勢比往年更嚴峻一些,江西網(wǎng)報道,“信江水位持續(xù)上漲,鄱陽湖水位已經(jīng)超過98年的歷史極值”。而信江,正是流經(jīng)余干縣的干流。
在這個地區(qū)建設光伏,顯然洪水將是最大的風險。
TestPV記者了解到,當洪水來襲時,洪水席卷過來的各種漂浮物如樹干、油桶會沿著各個可能的方向與光伏組件、支架、逆變器等發(fā)生碰撞,組件背面可能會遭受到無法想象的破壞性撞擊;
洪水來襲,水流的方向會改變組件與支架之間正常的承重受力方向,讓支架、組件連接等部分產(chǎn)生意想不到的松動;
洪水來襲,原本防水等級很高的逆變器,如果浸泡在水中,原來的防水設計可能無法抵御由下向上的來水;
洪水來襲,誰能保證從組件到電網(wǎng)的每一個接頭、每一個設備浸泡在水中后都能完全防水?
“泡湯”的技術領跑,誰之過?
像鄱陽湖地區(qū)這樣的水患之地,各種工程都會考慮到一年一度的洪水。對于特別建設在湖區(qū)的光伏技術領跑者示范基地來說,也不例外。
從開篇的圖片來看,組件被淹在水中,但組件還在水面,并未完全被水淹沒。像今年這樣的洪水比98年水位更高,完全可以推測過去22年的水位都不會淹沒該光伏電站。
22年,對于以25年為聲明周期的光伏電站來說,差不多夠了。
只是,今年的洪水比往年來得更猛一些;而這座光伏技術領跑者示范基地也只是去年剛剛投用。
經(jīng)過洪水浸泡的這個電站,將面臨災后的全身體檢,每一塊組件、每一個接頭、每一個平單軸部件、每一個逆變器都需要接受檢查。無論是檢測還是受損更換,等待業(yè)主的開支、再并網(wǎng)前的發(fā)電損失,或許已經(jīng)不亞于重建一座電站。
因為當初的EPC成本是3.92元/瓦,現(xiàn)在的價格大概一半都不到了。
而這一切,相對于今年的洪災來說,如果設計時能再增加一米高度,這一切或許都能避免。
或許,在設計之初,這座光伏電站已經(jīng)被抬高了很多個“1米”了。
其實,即便是建成漂浮式電站,也難以保證不被下一場洪水沖走。固定、漂浮、平單軸,沒有一種是完全保險能免于自然災害。
從這個意義上說,沒有誰需要為這座被淹的電站承擔過錯。
但最大的遺憾是,原本寄予厚望的“光伏技術領跑者示范基地”所賦予的“領跑”意義,所展示的“領跑形象”,所承擔的“領跑”責任,所代表的“領跑”技術,被這一泡,全都泡湯了。
人非圣賢,孰能無過?但這次可以誰都沒錯。
只是,仍然禁不住地想問一問:
既然都知道這是水患多發(fā)之地,為何又偏偏選擇在湖區(qū)建設光伏技術領跑者示范基地呢?
即便今年的水位已高于98年,但這點差別就算98年的洪水也足以浸泡,難道誰定義了98年的洪水是50年一遇嗎?
有些事情,或許在開始時就是美麗的錯誤,或許就不該開始。
原標題: 洪水之下,泡湯的技術領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