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浙江大學高分子科學與工程學系高超教授課題組首次發(fā)現(xiàn),濕法紡絲制備的氧化石墨烯纖維在溶劑觸發(fā)下,能實現(xiàn)精確可逆的融合與分裂。尼龍、蠶絲、不銹鋼絲、玻璃纖維等傳統(tǒng)高分子、金屬和陶瓷纖維表面涂上一層氧化石墨烯后,也能夠具有“組裝—精確還原”的功能。這項成果5月7日刊登于《科學》雜志。
高超說:“所謂精確可逆,就是物體的數(shù)量、尺寸、組分、結(jié)構(gòu)和性能等在一次融合—分裂循環(huán)之后可以恢復到原始狀態(tài)。普通材料制品一旦融合便難再復原。”課題組研究發(fā)現(xiàn),氧化石墨烯自身帶有特殊的性質(zhì),包括豐富的含氧官能團、超柔性、自黏接等特性。多根氧化石墨烯纖維融合后的粗纖維密度大、孔隙率少,這就使得材料的親和力剛剛好,彼此能夠融合,也能分得開。
記者看到,課題組將13500根氧化石墨烯纖維“融合”成了一根黑柱子,使其能承受680倍的自身重量。黑柱子浸入水溶劑后,如一縷頭發(fā)般散開,分離成13500條纖維。這一過程中,單個氧化石墨烯纖維的體積膨脹率達到近40倍,提供了充分的表面形變空間。
“在溶劑中纖維變軟了,就可以拿出來編織成節(jié)點融合的網(wǎng)。這張網(wǎng)保持了一定的強度,可支撐一輛玩具車。也就是說,這些纖維再融合之后依然能作為功能材料來使用。”高超說,神奇之處在于,氧化石墨烯纖維的這種特殊屬性還能應用到別的材料上。
高超表示,相比于已有的研究,課題組此次完成的氧化石墨烯基纖維精確可逆的融合—分裂過程是可控的,而且材料尺寸大,對于在可逆組裝過程中固體界面的獨特現(xiàn)象、材料的有效回收和重復利用等方面具有啟發(fā)意義。
原標題:涂上氧化石墨烯 普通纖維也能自帶“返回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