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大同在長期大規(guī)模的煤炭開采中,形成了約1687平方公里的采煤沉陷區(qū)。為了解決采煤沉陷區(qū)這些遭到破壞的閑置土地,2015年6月,《大同采煤沉陷區(qū)光伏發(fā)電基地規(guī)劃及2015年實施方案》獲得國家能源局批準,國家能源局首個“光伏領跑者示范基地”項目在大同落地。
光伏項目為大同的經濟轉型找到了方向,為幾十年難以破解“一煤獨大”的經濟發(fā)展模式找到了突破口。
大同先天條件很好,屬于光照二類地區(qū)。再一個它要有一些電網的接入與消納具體的條件,采煤過程中需要供電,形成了穩(wěn)定的220千伏的環(huán)網。
雖說采煤沉降區(qū)的土地遭到破壞已經閑置,但大部分屬于退耕還林用地,屬于林地。如何將這些閑置土地合法化利用是擺在當地政府部門面前的難題。經過反復論證大同市提出了“林光互補”的新設想。就是做光的同時,滿足林業(yè)管理、生態(tài)管理。
在左云鎮(zhèn)一排排太陽能電池板沿著山勢整齊排列,在湛藍的天空映襯下顯得蔚為壯觀。2016年6月,由13家公司組成,總占地4.95萬畝的一期“光伏領跑者基地”建成并陸續(xù)并網發(fā)電。華電大同光伏項目、聯合光伏項目分別落戶秦家山村、臺子山村。
秦家山村與華能光伏簽訂了土地流轉協議,按照每年360元/畝,將村集體1349畝地流轉出去,合同期為26年,村集體每年能夠收入土地流轉費48萬多元,這筆收入對于多年零收入的村集體來說無疑是雪中送炭。
這筆錢村里將按照人數均分,村民每人每年能夠拿到600元,加上退耕還林補貼,加在一起村里每戶一年可以拿到補助2000多元,這也成為了眾多村民的生活保障錢,通過光伏項目村民有了實實在在的收益,嘗到了甜頭。目前秦家山村只流轉了三分之一的土地,剩余土地他們將參股聯合建設光伏項目,希望通過光伏產業(yè)讓村民獲得更多收益,重塑秦家山村的輝煌。
山西省大同市左云縣店灣鎮(zhèn) 鎮(zhèn)長 趙瑞春:光伏項目落地建成,并且投產以后,給我們帶來了新的希望和新的活力。我們一年的收入大約是一千多萬,老百姓脫貧攻堅的主戰(zhàn)場就在我們光伏廠區(qū),我們22個村都興辦了光伏產業(yè),這些村都完成、實現了集體經濟破零的任務。
原標題:林光互補 光伏產業(yè)扭轉大同采煤沉陷區(qū)窘況